蔚来高管9000万次换电的欢呼,能掩盖1200亿亏损的警报?
作者:旭威汽车网 发布时间:2025-11-09 21:08:06 阅读量:3478

10月26日,蔚来老板李斌发布了一条微博,声称蔚来达成了9000万次换电。蔚来高管们纷纷响应,运营负责人杨波称不见证9000万次换电里程碑不睡觉,蔚来高级副总裁兼乐道汽车总裁沈斐则在当日贡献了三次换电,说是为了让杨波早点睡。

整个蔚来的气氛还是不错的,这也是这家公司最大的特点。创始人李斌以其亲和形象著称,高管们全部都唯老板马首是瞻,用户也很愿意与企业一条心。这也导致了一个神奇的现象,蔚来这家公司,有再多的错误抉择,整体都是很团结的,说实话能做到这点并不容易。还有就是但凡业绩有点进步,团队士气则容易过度高涨,周而复始。

给点阳光就灿烂

蔚来高管9000万次换电的欢呼,能掩盖1200亿亏损的警报?-1

回顾蔚来的创业史,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,那就是“给点阳光就灿烂”。作为老牌新势力,蔚来创立于2014年,上来就是大开大合。2017年的NIO DAY,蔚来直接砸了8000万元开发布会。首款车型 ES8上市,承包用户机票、酒店的费用,甚至出动直升机接人。也是从这一年开始,蔚来砸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,奠定了“用户型企业” 标签。因为独特的服务机制,蔚来确实是火了,几乎就是一夜之间,很多人知道了蔚来这个品牌。

但好戏没延续多久,2018年,蔚来ES8开启交付后就出现了“自燃风波”。再加上当时出补贴退坡,特斯拉也入华建厂,蔚来的销量迅速下滑。之后蔚来现金流陷入绝境,最惨时账上仅剩10亿元现金,记得当时李斌还被评为 “2019年车圈最惨的人”。在这个危机时刻,蔚来等来了真命天子安徽国资委,注资70亿元吸引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,也带来了一体化生产基地,这才让蔚来从 “ICU” 转到了“普通病房”。

蔚来高管9000万次换电的欢呼,能掩盖1200亿亏损的警报?-2

到了2021年,蔚来又喘了口气, ES6、ET7卖得不错,蔚来市值一度突破千亿美元,成为造车新势力标杆,毕竟单价又高、销量也不错。这时候蔚来在干什么呢?不仅开始造芯片、自研电池,甚至开始造手机。然而好景不长,随着理想L7、8、9系列推出,华为的ADS 2.0开始装车,蔚来的市场地位再度被动摇,不得不找阿布扎比投资机构求救。

当然,今年蔚来似乎又有点"活过来"。乐道L60销量不错,萤火虫经历了早期的争议后,也有所回暖。是的,大家没看错,如今的蔚来很大程度上是靠这子品牌撑着。以9月份为例,蔚来官方公布的全系车型交付量为34749辆,其中乐道品牌占比就超过四成,再考虑到这是其旗下八款在售车型共同贡献的成绩,这一数字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依然令人担忧。蔚来如今的市场影响力究竟如何,相信大家有自己的判断。只是蔚来在此时频繁庆祝运营里程碑,势必会引发外界对其是否聚焦核心经营问题的讨论。。

企业无远虑,必有近忧

蔚来高管9000万次换电的欢呼,能掩盖1200亿亏损的警报?-3

有人说,蔚来的问题是“理想主义技术路线与商业现实的冲突”。因为要做换电模式,导致盈利周期拉长。因为坚持高端定位,也限制了销量规模。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,但个人看来并非本质。以换电为例,蔚来始终没算明白账,究竟达到怎样的规模,是换电这种模式的“盈亏点”。

纵观蔚来的“起伏史”,其实也是与行业周期高度相符。比如2021年的小小爆发,不是因为当年整个市场大好,连哪吒都能卖十多万台吗?今年的“回血”,也只是因为乐道L90(图片|配置|询价)的定位不错,这个级别的大SUV选择不多。问界M9、M8大火,也带火了走“平替”路线的乐道L90。马上岚图泰山、零跑D19、小米YU9这些车上来,蔚来还能滋润?

汽车行业看的从来不是谁起得早,而是谁能有更合理的商业模式。你的技术强,或者会给用户做“心理按摩”,就能卖高价。你的价格合适,就能通过规模化均摊成本。蔚来究竟有什么是不可取代的?当资本潮水退去,所有的积累都必须转化为商业效率,而不是一句简单的“老板是好人”。

就像这个9000万次换电,我不懂这个数据究竟是有多刺激,它与8000万次换电有何不同?也不如1亿次换电震撼,值得蔚来的高管们全体出动庆贺吗?与其关心这个,是不是应该关注下,全新ES8降价20万,老用户们心理上是否承受得住。或者已经这样大降价了,也提了目标季度交付3万辆,但根据公开财报和行业分析,其产能利用率和交付效率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,与头部竞争对手相比存在差距。作为一家创业十多年的车企,如果长期因供应链或生产管理问题影响市场表现,是否该检讨下,自己这个体系的运作,是不是有点太随意了。若设定的交付目标屡次无法顺利完成,该不该有人被问责?或者下次不再犯?

蔚来注重生态和用户服务的运作模式,但这种模式能否在重资产的汽车行业获得长期商业成功,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。不是说这种模式不好,相信很多消费者,还是希望行业内有蔚来这样的企业存在,起码有一个选项不是?哪怕未来不在了,有这样的企业存在过,也是好事一件。但问题是造车毕竟不是做共享单车,消费者几十万的投入下去了,肯定还是希望这个企业长治久安。这又不像几百块钱的押金退不回来一样,更多关系到长时间的用车方便度、安全性,以及后续的残值。

这也是蔚来最需要做的,老老实实“算账”。比如做到30万辆以上的销量规模摊薄固定成本,做到17%-18%的毛利率提供利润空间,严格控制费用减少支出消耗,这些都比所谓的9000万次换电更有意义。

话又说回来,在换电这个少有跟随者的赛道上,蔚来对自身运营里程碑的反复强调,与其据公开资料及市场估算已高达近1200亿元的累计亏损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,如何将用户的信任与期待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与盈利路径,无疑是蔚来管理团队当前最亟待突破、也最受瞩目的核心议题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