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10日,奇瑞第五代瑞虎8全球上市发布会上,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的一番言论引发全网热议。谈及麋鹿测试与汽车安全,他明确指出高速行驶时车辆不可能极短时间内刹停,这是不可违背的物理学原理。
来源网络
李学用给出具体数据,汽车以120km/h高速行驶时,遇紧急情况一脚刹车仅能将车速降至80km/h左右,无法实现所谓“瞬间刹停”。从科学角度分析,刹车本质是克服车辆动能并转化为热能的过程,制动力来源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,其最大减速度受轮胎附着系数限制,通常在0.9-1.2g之间,存在明确物理上限。
结合刹车距离公式计算,即便驾驶员以人类神经反应极限踩下刹车,120km/h时速下的紧急制动也无法瞬间停止,车辆完全停下需要滑行约95米。这一结论戳破了部分车企“瞬间刹停”的营销噱头,让消费者看清性能宣传背后的科学真相。李学用强调,紧急情况下操控、转向和动力共同决定安全,唯有良好的操控配合持续减速,才能真正保障行车安全。

来源网络
当下汽车市场竞争激烈,部分品牌为吸引眼球,在宣传中夸大制动性能,甚至抛出违背科学常识的“瞬间刹停”概念。此前就有车企宣称旗下车型能实现200km/h瞬间刹停,这种明显违反物理规律的营销,不仅误导消费者,更可能因错误认知引发安全隐患。

消费者购车时往往重视安全性能,制动表现是核心考量因素之一。虚假宣传会让消费者形成“紧急情况可瞬间停下”的错误认知,实际驾驶中可能因判断失误采取不当操作,危及生命安全。李学用的发声,不仅是对行业乱象的抵制,更是对消费者安全的负责,这种尊重科学、敢说真话的态度,值得整个行业学习。
来源网络

汽车安全从来不是靠噱头堆砌,而是建立在扎实的技术研发与科学原理之上。良好的操控性能能让车辆在紧急避让时保持稳定,精准的转向系统可帮助驾驶员快速规避危险,充足的动力储备能让车辆在需要时完成超车避险,这些实际性能远比虚假宣传的“瞬间刹停”更有价值。
车企作为生产者,理应坚守科学底线,用真实数据和实际性能说话。营销宣传应基于事实,引导消费者理性看待汽车性能,而不是通过夸大其词甚至违背科学的话术误导市场。只有行业形成尊重科学、诚信宣传的风气,才能让消费者买到真正安全可靠的产品,推动行业健康发展。
来源网络
“安全面前无噱头,科学规律不可违”,奇瑞高管的硬核发声,为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。行车安全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,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,都应敬畏科学、尊重常识。
你在购车时是否关注过制动性能宣传?对“瞬间刹停”这类营销话术有何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,一起探讨汽车安全的核心要素!
Copyright © 2025 旭威汽车网
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,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,收集整理客观呈现,仅提供参考使用,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