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4日,中国商务部一则表态石破天惊,将中荷安世半导体争端推向白热化。新闻发言人字字千钧,三次重锤“荷方全责”,两次痛批“无建设性作为”,这般密集的强硬表态,在中荷经贸交往史上堪称绝无仅有。这场看似企业控制权的纷争,早已演变为搅动全球供应链的惊涛骇浪,欧洲车企瑟瑟发抖,全球半导体产业人心惶惶,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已然拉开序幕。
时间拨回9月30日,荷兰政府猝不及防祭出杀招,援引冷战时期的《商品供应法》,以“国家安全”为幌子,悍然冻结中国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,更直接安插手握“一票否决权”的独立董事。商业竞争本应遵循市场规则,荷兰此举却明火执仗,用国家行政力量践踏市场化底线,无异于为后续冲突埋下定时炸弹。
中方始终保持克制,商务部多番磋商,诉求清晰明确:停止干涉企业内政,保障中企合法权益。怎料荷兰得寸进尺,10月26日,安世(荷兰)悍然断供安世(中国)东莞工厂晶圆。这一击堪称精准狠辣——安世半导体“欧洲技术+中国生产”的格局早已定型,70%晶圆产自欧洲,70%封装测试却汇聚东莞。断供令下,东莞工厂瞬间无米下锅,短短数日便“上四休三”,三分之一机器停摆,产能断崖式下跌。
\更令人不齿的是,断供前安世荷兰总部竟向全球客户散布谣言,抹黑中国工厂芯片质量,妄图从市场端釜底抽薪。安世中国当即亮剑,发布双语公开信严正驳斥,誓言产品严守全球标准,随即宣布独立运营,要求全球销售强制人民币结算,彻底斩断与荷兰总部的联系,这场较量从此摆上台面,再无转圜余地。

中方并非不通情理,11月1日主动释放善意,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,竭力维系供应链稳定。可荷兰政府油盐不进,依旧我行我素。这般冥顽不灵,更显中方立场的道义凛然。而断供的反噬之力,正以雷霆之势席卷全球。安世芯片是汽车功率半导体的核心,风波骤起,全球车企纷纷告急,停产、延期交付接踵而至。欧洲汽车协会联合16家车企发出红色预警:月底前若不恢复供应,全行业恐遭灭顶之灾,200亿欧元损失、10万就业岗位将灰飞烟灭。
这场博弈的核心,是全球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。安世半导体恰是“技术上游”与“制造下游”的关键枢纽,欧洲握技术,中国掌产能,本是全球分工的典范,却因地缘政治沦为角斗场。荷兰妄图以技术垄断掌控全局,却忽略了全球供应链早已深度绑定——中国工厂手握70%封测产能,断供晶圆,欧洲芯片纵有技术,也难成成品,最终只能两败俱伤。

如今局势已然明朗,荷兰若识时务,或会恢复供应,换取安世中国些许让步,暂解燃眉之急,却难除心腹之患;若执意顽抗,中方反制必将接踵而至,半导体设备监管加码、法律诉讼跟进,全球供应链恐陷入长期动荡,欧洲车企损失只会愈演愈烈。而安世中国若能建起替代供应链,彻底脱钩,对荷兰是70%产能的流失,对中国则是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破局之举。
商务部表态中仍留“希望荷方相向而行”的余地,欧洲车企压力与日俱增,荷兰强硬立场早已摇摇欲坠。全球化浪潮下,供应链绝非武器,逆势而为终将引火烧身。中方态度鲜明:企业权益不容侵犯,供应链稳定必须捍卫,原则问题寸步不让。这场博弈,唯有回归市场、尊重规则,方能寻得生路,否则,谁也无法独善其身。

Copyright © 2025 旭威汽车网
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,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,收集整理客观呈现,仅提供参考使用,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