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是广州车展当日还是前几日,华为,都以无可争辩的声势,成为绝对主角。
以鸿蒙智行所在的展馆为例,还有岚图、东风日产,这两个品牌对华为的营销力度,几乎比华为自己都大。岚图泰山早就打出了“华系真旗舰”的旗号,东风日产天籁拎出来鸿蒙座舱做上市发布,仿佛没跟华为沾边,都不好意思在车圈“上桌”。

这样的姿态,也像广州车展前一天的隐喻。
不知谁先定的20号发布会,华为汽车业务背后的两个男人,在这一天都搞了大事情。余承东发布了新款享界S9,徐直军亲自操盘的2025华为乾崑生态大会,启境、奕境双品牌正式登场。排面相当大,广汽集团新上任的总经理閤先庆、岚图汽车卢放还有上汽、北汽、奇瑞、长安等企业都来人了,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这也是车BU主导的华为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,第一次正面交锋。但现在启境、奕境的模式和之前不一样,可以理解为除了不在华为销售,其余和智选车别无二致。
奕境首款车型将于明年4月北京车展正式亮相,后续,每年至少将有一款全新车型上市。2026年,启境将投放两款车型,其中首款华系“最美轿跑车型”将于明年6月正式交付上市。
至此,华为汽车进入了“五界”“三境”的新阶段。现在车企想玩得转,几乎离不开华为这座“靠山”—— 哪怕华为吃肉,小弟们跟着喝口汤也能活得滋润。说夸张点,这根本是华为牵头的“枪口一致对外”闪电战,到明年底,80多款搭载华为 ADS 的车型要扎堆登场,靠这波车海战术,直接挤压非华为合作品牌的生存空间。
难怪有人说,这哪是内斗,分明是行业清场。
境·界缠斗,谁的“含华量”更高
余承东发布新款享界S9时,也照例公布了鸿蒙智行最新的数据。
鸿蒙智行全系累计交付超100万辆,10月成交均价达39万元。其中,尊界S800上市175天,大定突破18000台。享界S9T上市66天大定突破30000台,成为9-10月中国新能源30万以上中大型轿车销量TOP1。
不到2个月就到年底,按目前的趋势,鸿蒙智行今年销量持平,甚至反超特斯拉都是有可能的。
销量高,很大一部分看重的是对华为这个品牌的认可,如今的“境”,含华量也不低。
在合作模式上,华为开始深度介入,比如在和广汽合作的启境里,双方没有选择过去鸿蒙智行中“一方主导、一方配合”的模式,而是走向了“合资创业”式的深度绑定。
这个绑定确实够深,华为不仅派驻产品、营销、财经等团队与广汽合署办公,还引入了华为赖以成名的IPD(集成产品开发)与IPMS(集成产品营销)体系。这意味着,从产品定义到研发落地,从市场策略到渠道建设,华为都深度参与,甚至在某些环节拥有话语权。
可以理解为,产品从最开始的定义起,就按照华为的角度来思考,而鸿蒙智行的模式,本质上是“华为出技术,主机厂造车身”的合作关系,部分技术和市场营销由华为负责,但产品的底色还是取决于主机厂。
“内战”与“内耗”?
从定义来看,内耗是存量市场的零和博弈,核心是在现有蛋糕中争抢份额,内战是商业模式的路线对决,本质是争夺未来市场的主导权与规则制定权。结合当前态势,这两条路线实则是华为“赛马机制”下的战略布局。
华为肯定是不会下场造车,余承东也表示五界之外不会再有其他“界”了,界字辈极大地占用了大量的资源,如果华为想做大汽车业务、赚更多钱,就需要最大化发挥HI模式的潜力——毕竟现在的车企巴不得都能和华为合作。
目前看产品定位,“界”和“境”目前产品的重合度还不算高。“境”系列,像宝骏华境、广汽启境、东风奕境,主攻30万以下,鸿蒙智行的“界”主打30万以上。先让余承东操盘的“界”字辈,保规模,“三境” 闯新赛道,看看能搞出什么差异化的体验。
从而筑起生态高墙,对垒其他品牌。
今年年底,小米的智驾辅助预计会有大版本更新,同时,蔚来的NWM 2.0也会有更新。广州车展之前,号称中国版FSD的地平线HSD在星途ET5上正式搭载开售,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也会在别克等品牌上迎来升级。
他们都直接向华为 ADS4.0 发起冲击,不一定非要超越,能无限接近就赢麻了。满血华为卖20万以上,只要短期内和它在多场景打平,就是车企戳中消费者的王炸卖点。
所以华为要用两种模式,通吃从十几万到数百万的价格区间。未来“界”和“境”之间用户还能互相转化:坐了问界可能买岚图,试了启境也可能回头选智界。走对手的路,让对手无路可走。
重头戏还在后面
“界”的成功给华为智驾背书,“境”的落地巩固产业C位,两种操作都是为了华为的生态大棋。
华为本身要做的就是智能汽车时代的“安卓”,华为乾崑已经开始做独立app了,拉了一堆合作伙伴做车友们的生活服务,以后车企就像手机厂商一样,能做自己的品牌、定自己的风格,但底层智能生态都在华为的体系里。
这才是华为最开始涉足汽车领域的目标。余承东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就表示:华为过去想成为的是博世,但是现在条件不太成立了。但随着境的推进,华为和伙伴一起,把汽车行业的协作玩法给升级了。
什么灵魂不灵魂之争,早就过时了。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,这也可能是华为在汽车领域刚开始的布局。
10月,任正非亲自签发了任命余承东增任IRB主任的文件,其核心任务是带领华为在人工智能(AI)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。
IRB是“投资评审委员会”(Investment Review Board)的缩写,它是华为内部的一个核心管理机构,主要负责评估和决策具体业务项目的投资,确保资源高效聚焦核心战略目标。
华为人事调整说明了AI是华为发展的核心,余承东则是是带领华为打赢这场 AI 硬仗的灵魂人物。AI 也已成造车终局的关键赛道,车企们争相宣告转型AI公司,理想CEO李想同样在去年底,分享了其对AI领域的规划与愿景。
“杀疯了”的华为,只会越来越猛。目前国内没有和华为进行HI模式级别以上合作的头部车企,只剩下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城了,他们又能一直坚挺下去吗?
Copyright © 2025 旭威汽车网
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,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,收集整理客观呈现,仅提供参考使用,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