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中汽协发布数据,2025年前十个月燃油车卖出1114万辆,比去年增长不到1%,虽然新能源车占比超过一半,但燃油车没有就此衰退,反而在10月单月销量出现回升,这表明很多消费者仍然选择购买燃油车,不是因为怀旧情绪,而是因为当前燃油车的智能化程度正在持续提升。
纵横G700最低售价:30.49万起最高降价:2.5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暂无懂车实测暂无车友圈7528车友热议二手车暂无比如大众速腾L这款车,上个月卖出三万多台,销量比前一个月涨了八成多,它吸引人的地方不在发动机有多强,而是那个大屏幕和辅助驾驶功能,在高速上可以自己开,跟一些新出的电动车差不多,这车一上市,A+级轿车市场里就占了一半份额,我身边不少朋友都说,以前觉得燃油车有点土气,现在发现该有的智能配置也都有了。
一汽大众的赵建民提到,他们推出的探岳(图片|配置|询价)L和揽境这些燃油车,现在也能在高速上使用NOA功能,这个功能不是摆设,而是真正可以用的,过去大家常说燃油车做不了智能驾驶,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已经过时了,博世这样的供应商早就准备好了解决方案,成本不高,调整一下就能装到车上,捷途、东风、北汽这些品牌都在用,预计明年年初还会推广到海外市场。

现在传统燃油车重新受到关注,是因为人们对智能驾驶的态度有了变化,过去它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功能,现在却成了购车的基本要求,如果一辆车缺少辅助驾驶系统,消费者基本不会考虑购买,不少新能源汽车为了控制成本减少了智能驾驶配置,结果引来用户大量批评,而传统燃油车依靠价格优惠和智能化升级,反而显得性价比很高。
从技术上说,博世的方案其实不难实现,它和车辆的动力系统没有直接关系,普通油车只需要更换一个域控制器,再加装几个摄像头和雷达,刷一下软件,就能变得智能起来,不需要全部推翻重来,改造费用低,效果也快,对车企来说,这样做既能节省成本,又能帮助提升销量,他们自然愿意跟进。
新能源车其实有不少亮点,今年前十个月出口了201万辆,增长超过九成,比亚迪和奇瑞贡献很大,尤其是比亚迪,十月出口直接翻了一番,不过纯电和插混的差距在拉大,纯电卖了833万辆,插混只有461万辆,这说明很多人还是担心续航问题,觉得插混更实用些。

政策也在推一把,2026年新能源车购置税要从全免变成减半,所以今年很多人赶着买车,但这并没影响油车的基本盘,中国品牌车在10月占了七成多的市场份额,说明消费者其实更看重产品本身,而不是挂什么牌子。
说到底,现在买车的关键不在于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,而是要看它有没有实用的智能驾驶功能,能不能通过软件升级提升体验,座舱交互是否流畅好用,燃油车的智能化不是用来救急的临时方案,而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,以后大家选车时,不必再纠结能源类型,重点应该关注车辆能否自主行驶,以及是否能准确理解用户的指令。
我朋友前段时间买了辆燃油车,他说本来考虑电动车,但对比配置后发现油车的智能驾驶功能更可靠,价格也便宜些,他讲自己不是不喜欢科技,只是不想为表面的名头多花钱,这话说得挺实在的,市场就是这样,谁给的实在、价格合适,谁就能赢得用户。

Copyright © 2025 旭威汽车网
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,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,收集整理客观呈现,仅提供参考使用,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