替中国做了嫁衣,还帮中国把洞房给暖了,西方车企在俄罗斯输麻了
作者:旭威汽车网 发布时间:2025-11-22 05:52:03 阅读量:4982

2022年,西方车企在俄罗斯“打包跑路”;2024年,中国车企几乎统治了俄罗斯公路。雷诺1卢布甩卖工厂、奇瑞接手日产、长城忙着扩建,曾经的“德日天下”变成了“国产盛宴”。但到了2025年,俄罗斯又开始设关卡,奇瑞说要撤,长城还在冲。这场围绕方向盘的拉锯战,真就打成了中国车的“胜利大逃杀”?

谁走了,谁笑了?

故事是从一场战争开始的。俄乌冲突爆发后,西方国家一边挥舞着制裁大棒,一边让本国车企火速撤离俄罗斯市场。雷诺、日产、大众、奔驰,谁也没落下。撤得还挺“壮烈”,工厂卖得比快餐汉堡都便宜:雷诺只要1卢布,日产也只收1欧元。听着像是拍电影,其实是现实版的“割肉止损”。

替中国做了嫁衣,还帮中国把洞房给暖了,西方车企在俄罗斯输麻了-1

可当西方车企门还没关严,中国车企已经在车间里装上了新标志。江淮复活了苏联的Moskvich品牌,奇瑞在前奔驰厂房里装起了Tiggo SUV,长城汽车则靠着早在2019年就修好的图拉工厂,轻松接住了市场的接力棒。三年过去,中国车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从不到10%飙到快60%。排行榜前十,除了LADA,几乎全是中国名字。

西方走得体面,中国来得刚好。俄罗斯消费者并没太多时间怀念老品牌,转头就开上了“奇瑞版奔驰”。市场从没空过,只是换了玩家而已。

奇瑞撤了,胜利还稳不稳?

到了2025年,局势有了新拐点。俄罗斯政府觉得进口太多,对中国车也开始“加点难度”。关税上调、回收费用提高,看起来是保护本土产业,实则也是在说:中国车别太猛了。

替中国做了嫁衣,还帮中国把洞房给暖了,西方车企在俄罗斯输麻了-2

奇瑞率先作出回应,宣布将逐步撤出俄罗斯市场。理由是全球运营调整,也有合规压力。但这并不代表“国产车失宠”,而是俄罗斯想要重新拿回话语权。毕竟自己造车的能力还在,不能什么都靠外国人来组装。

不过,长城没撤,Moskvich还在扩张。这说明,虽然市场在变,但中国车企的根已经扎下去了。退一两步,是为了接着跑。这场游戏规则在变,但主角还没换。

替中国做了嫁衣,还帮中国把洞房给暖了,西方车企在俄罗斯输麻了-3

俄罗斯不傻,他们知道完全靠进口不长久,可又离不开稳定供货。保护主义政策像是一道墙,但墙后面放着中国车企的钥匙。谁能适应新规则,谁就能继续留在牌桌上。

输的是谁,赢的又是谁?

西方车企当年撤得义正词严,说是为了道义、为了制裁。但回头一看,市场没了,品牌淡了,工厂便宜得像玩具模型。不仅没打击到俄罗斯经济,反而替中国车企腾出了整整一个赛道。

反过来看,中国车企赢得也并不全靠运气。他们能快速填空,是因为早有准备。高性价比的产品、灵活的本地化策略、对政策风向的敏感嗅觉,这些可不是临时抱佛脚能做出来的。长城早早建厂、奇瑞善用旧资源、江淮搞品牌复兴,这一招一式,恰恰是中国制造崛起的缩影。

当然,俄罗斯市场并非“稳赚不赔”。政策风险、汇率波动、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,都是潜在考验。但在这场全球车企的资源再分配中,中国车企已经跑在了前头。即使奇瑞暂退,也不过是一场“战术调整”,而非“战略失败”。

这场由制裁引发的市场洗牌,其实是一场全球供应链的再定位。谁能在变局中占位,谁就有资格重新定义游戏规则。

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剧本被重写了。西方退出,中国上位,谁都没想到,一个1卢布的交易,能换来整个市场的重构。全球汽车产业的主角们,是时候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了:到底是谁,把未来的方向盘交到了中国人手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