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产轩逸的思考:在安全配置上妥协,最后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超想象
作者:旭威汽车网 发布时间:2025-11-19 21:06:57 阅读量:2228

今天咱就扒一扒日产轩逸(图片|配置|询价) “家轿之王” 的底,别被它省油耐用的温情面具骗了 —— 这销量冠军的安全性能,藏的猫腻能让人后脊发凉。

去年陪朋友去看他刚提的 2022 款轩逸车祸现场,我直接看傻了。就被追尾了一下,好好的三厢车直接缩成两厢,维修师傅指着变形的车身直摇头:“这后防撞梁薄得跟易拉罐似的,吸能区直接吸到乘客舱了,能不严重吗?” 可 4S 店销售还在那儿吹 “省油耐用”,我真想问:命都没了,省那点油有啥用?

轩逸最低售价:6.39万起最高降价:4.53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.52懂车实测空间·性能等车友圈104万车友热议二手车0.80万起 | 1910辆

最让人火大的是它的安全配置套路。低配车型直到 2023 年还只给双气囊,侧气囊、头部气帘居然全系都得选装 —— 合着日产觉得买低配的人命就不值钱?同价位的国产车早就六气囊起步,有的甚至给到十个,轩逸这操作简直没底线。

日产轩逸的思考:在安全配置上妥协,最后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超想象-1

再看看 C-NCAP 碰撞测试的 “表演”,表面拿了五星,细看全是漏洞。正面碰撞时仪表台入侵量都快超标了,侧面碰撞 B 柱变形得让人捏把汗。更讽刺的是行人保护,发动机盖设计对行人头部伤害值高得离谱,这不是妥妥的 “道路杀手” 吗?

日产轩逸的思考:在安全配置上妥协,最后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超想象-2

我认识个保险公司定损员,他说处理轩逸事故车最 “省心”:稍微严重点的碰撞基本直接报废,维修价值低得可怜。有辆车才 40 公里时速追尾,防撞梁直接碎成渣,水箱框架都溃缩到发动机舱了。后来车主才知道,这防撞梁还是塑料包铁皮的老配方,压根没升级。

车身钢材强度更是让人无语。2023 年都在比拼热成型钢用量的时代,轩逸关键结构件还用的是 590 兆帕的普通高强度钢,而同级国产车早就用上 1500 兆帕的热成型钢了 —— 日产怕不是还活在十年前?

日产轩逸的思考:在安全配置上妥协,最后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超想象-3

主动安全配置更是形同虚设。十四万以下的版本,连最基本的主动刹车都没有,车道保持想都别想。那个倒车影像,晚上开跟看雪花屏似的,啥也看不清。就这安全水平,月销量还稳居前三,真搞不懂中国消费者对安全咋这么漠视。

轩逸最低售价:6.39万起最高降价:4.53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.52懂车实测空间·性能等车友圈104万车友热议二手车0.80万起 | 1910辆

去年雨季的一起悲剧我印象特别深:一辆轩逸在高速上遇到积水打滑,ESP 介入慢得要命,最后车辆失控撞了护栏。事后检测发现,这套车身稳定系统居然是十年前的初代版本,反应速度比八十岁老太太还慢 —— 要是配的是最新版本,这场意外根本不会发生。

日产总拿 “Zone Body 车身结构” 当挡箭牌,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!再好的结构设计,配上垃圾材料也白搭,就像用豆腐渣盖楼,图纸画得再漂亮,也经不住一点考验。

更魔幻的是 2023 款轩逸,整天宣传 “超智联” 系统,中控屏加大到 12.3 英寸,却连个盲区监测都舍不得给低配车型配。这种本末倒置的营销,真是 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” 的完美诠释。

二手车市场为啥把轩逸叫 “新手杀手”?不是因为难开,是因为安全配置太拉胯,对新手极度不友好。没有并线辅助,没有盲区预警,没有自动刹车,新手开这车,跟在驾校直接报 “高级冒险课” 没区别。

最后我想劝劝所有考虑买轩逸的人:别盯着那点油钱算计了,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命值多少钱。现在就连长安逸动都标配主动刹车了,选轩逸低配,等于接受安全上的降维打击。日产可能觉得中国消费者的生命可以打折,但我们自己不能傻到拿命换 “省油”。

说真的,轩逸存在的最大价值,可能就是当个汽车安全教育的活教材。它用每年数以万计的事故提醒我们:在安全配置上妥协,最后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超想象。记住,车撞坏了能重买,命没了可就再也回不来了 —— 那些省下来的钱,根本不够买后悔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