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停车缴费新规:公路边停车缴费可直接拒付?
作者:旭威汽车网 发布时间:2025-11-22 07:07:12 阅读量:2115

“路边停车缴费能直接拒付?”2025年停车新规一落地,这个话题就刷爆了车主群。有人说“以后路边停车都不用给钱了”,也有人担心“恶意拒付会影响征信”。其实新规的核心不是鼓励“逃费”,而是明确了“收费合规才需付,违规收费可拒付”的边界——符合4种情形,你能合法拒付且不担责;但如果收费方合规,该交的钱一分都不能少,逾期欠费还可能面临罚款。

北京的王师傅就刚尝过新规的“甜头”:上周他在商圈路边停车25分钟,收费员要收8元,他发现公示牌没写免费时长,当场拿出手机拍证据,明确告知“按2025年新规,公示不全可拒付”,最后顺利离场,投诉后收费方还被责令整改。而广州的李先生则因为多次在合规泊位欠费,收到了律师函,不仅要补缴费用,还得承担诉讼费。

今天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,把2025停车新规的核心要点说透:哪些情况能合法拒付?哪些情况必须缴费?遇到纠纷怎么维权?不管你是日常通勤停车,还是偶尔逛街占位,看完都能明明白白消费,不花冤枉钱。

一、4种情况,路边停车可直接拒付!有政策有案例

2025停车缴费新规:公路边停车缴费可直接拒付?-1

2025新规的核心逻辑是“收费方先合规,车主再付费”,只要收费方踩了以下4条红线,你有权当场拒付,而且不会影响征信、不担法律责任:

1. 收费信息没公示或公示不全

新规要求,路边停车收费点必须在入口、泊位旁显眼位置放标价牌,少一项关键信息都算违规,这5项信息缺一不可:收费主体(谁收费)、收费标准(时段/单价)、计费方式(按分钟/小时)、免费时长、投诉举报电话。

广东仲恺高新区就出过典型案例:某商圈路边泊位的公示牌只写“每小时8元”,没标注15分钟免费政策,车主停了20分钟被要求付费,当场以“公示不全”拒付,相关部门核实后,责令收费方补充公示并整改。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》的明码标价要求,这种情况拒付完全合法,收费方没理由纠缠。

2. 没执行法定免费政策

新规统一了3类免费场景,收费方没执行的,你能拒付超出部分费用:

- 临时免费:路边路内泊位和市场调节价停车场,停放15分钟内免费;政府定价/指导价停车场,30分钟内免费(济南更明确,交通枢纽配套停车场免费时长不少于15分钟,其他政府定价停车场不少于30分钟);

- 特殊车辆免费:军车、警车、救灾抢险车等执行公务车辆,残疾人本人驾驶的机动车(持残疾证、驾驶证、行驶证三证),在政府定价泊位可免费(西安新规还扩大了残疾人免费范围,持C1、C2、C5驾照均可享受);

- 新能源汽车优惠:路边泊位停放新能源汽车,1小时内免费,超1小时后按8折收费,济南更明确“新能源汽车充电期间,不得另行收取停车费”。

有位新能源车主就成功维权:他在路边泊位停了40分钟(含充电30分钟),收费员要求按每小时5元付费,车主出示充电记录和新规条款,不仅没花钱,还投诉成功让收费方整改。

3. 计时或收费标准违规

新规彻底规范了“乱计时、多收费”的问题,这两种情况可拒付:

- 计费单位违规:全国统一按15分钟为一个计费单位,不足15分钟按15分钟算,不能“凑整”多收。比如西安某停车场以前按1小时计费,停1小时10分钟收2小时费用,新规后按5个15分钟计费,费用从8元降至5元,降幅37.5%;

- 超标准或错计时:收费标准必须按公示执行,不能擅自提高;路边泊位实行“阶梯价”,长时停车费用高于短时(西安一类区路边泊位3小时内收费下降,3小时以上加价);如果是系统故障、未记录进出时间导致的重复计费、错计时,你可凭行车记录仪、现场照片拒付。

昆明就有车主遇到过这种情况:停路边泊位40分钟,收费员按1小时收10元,车主指出“15分钟计费”新规,要求按3个计费单位(45分钟)收7.5元,协商无果后拒付多收部分,投诉后收费方退还了差价。

4. 收费主体无资质或无合法票据

- 无资质收费:路边泊位必须是政府依法施划的,由有正规资质的单位管理。如果是私人擅自圈地画车位、没有审批文件就收费,比如小区门口私人画的车位,没公示也没资质,你可直接拒付;

- 无合法票据:缴费后必须拿到财政票据或税务发票(含电子发票),如果收费员只给私人微信/支付宝二维码、不开票或给无效票据,你有权拒付。

泉州就取缔过不少违规收费点:有车主在私人违规设的路边泊位停车,收费员没工作证、不开票,车主直接拒付并拨打12315举报,最后该违规收费点被依法取缔。

二、3种情况,路边停车必须缴费!逾期欠费有后果

别以为新规是“免单符”,以下3种合规场景,该交的钱必须交,恶意拒付或逾期欠费会面临处罚:

1. 收费方完全合规

收费主体有政府授权(有审批文件)、标价牌信息齐全、按规定计时收费,这种情况下你必须缴费。比如普通私家车停政府定价停车场40分钟,30分钟免费,就需要付10分钟的费用,也就是1个计费单位的钱。

2. 超出免费时长且无优惠适用

不管是15分钟还是30分钟的免费时长,只要你停车时间超出,又不符合特殊车辆、新能源汽车等优惠政策,就必须按公示标准缴费。比如新能源汽车停路边泊位2小时,1小时内免费,超出的1小时就按8折付费。

3. 逾期欠费的后果:不影响征信,但可能罚款

新规明确“路边停车欠费记录不纳入个人征信”,但这不代表可以随便逃费:

- 北京规定,停车人需在驶离停车位之日起30日内缴费,未缴纳的会被通知催缴;经两次催缴仍逾期未补缴的,处100元罚款,情节严重的处300元以上800元以下罚款;

- 如果多次欠费、欠费金额较大,管理方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缴,就像广州的李先生那样,不仅要补缴欠费,还得承担诉讼费、保全费等额外费用。

三、拒付+维权实操3步:不吵架、高效率

遇到违规收费,不用跟收费员争执,按这3步操作,既省心又能维权成功:

1. 先留证据:拍好这3样东西

用手机当场拍摄:① 标价牌(无牌或信息不全的要拍清楚泊位位置);② 收费员样貌、工作证(如果对方出示);③ 私人收款二维码、计费截图等,同时记录好停车时间、地点,这些都是维权的关键证据。

2. 明说拒付:一句话讲清理由

不用绕弯子,直接告知收费员:“你这收费不符合2025年停车新规(说清具体违规点,比如‘没公示免费时长’‘计费单位不是15分钟’),我有权拒付,已经拍了证据,后续会投诉。” 一般情况下,收费员不会再纠缠。

3. 快速投诉:打这两个电话最管用

如果对方继续纠缠,直接拨打投诉电话:① 12315市场监管热线(管价格违规、公示不全);② 12345政务热线(万能投诉渠道,会转派相关部门处理)。提交之前拍的证据,相关部门会依法查处,乱收费的还能要求退还多收费用。

四、各地新规亮点:这些细节能帮你省钱

2025年多地结合新规出台了补充政策,这些优惠细节别错过,能省不少停车费:

- 西安:路边泊位实行“一阶降、二阶平、三阶升”阶梯价,3小时内收费下降,夜间(晚7点-早8点)过夜停车费仅7元,还鼓励推出包月优惠,通勤族长期停车更划算;

- 济南:新能源汽车充电期间免停车费,停车场推行“计时+按次”结合计费,避免“一刀切”收费,比如短时间办事按计时付,长时间停留按次付更省钱;

- 广东仲恺:路边泊位分一类、二类区域,24小时最高限价分别为20元、18元,首30分钟免费,逛街购物停车不用怕“天价收费”。

五、常见误区澄清:这3个说法都是错的

1. 误区一:“所有路边停车都能拒付”

错!只有收费方违规的4种情况能拒付。如果收费主体有资质、信息公示齐全、按规定计时收费,你必须缴费,恶意拒付会面临追缴和罚款。

2. 误区二:“路边停车欠费会影响征信”

错!新规明确“路边停车欠费记录不纳入个人征信”。只有当管理方起诉你、法院判决你败诉,你仍拒不补缴,对方申请强制执行后,你才会被列入黑名单,影响征信。

3. 误区三:“没拿到纸质发票就可拒付”

错!现在电子发票同样合法有效。只要收费方能提供财政票据或税务发票(含电子发票),就不算违规;只有对方不开票、给无效票据或只给私人收款码,才能拒付。

六、最后提醒:这3件事一定要记牢

1. 合规缴费是义务,违规收费可维权,别把“拒付”当成“逃费”的借口;

2. 停车前先看公示牌,确认信息齐全再停车,避免后续纠纷;

3. 遇到违规收费别慌,先拍证据再拒付,投诉时提交清晰材料,维权成功率极高。

2025停车新规的本质,是让收费方“明码标价”,让车主“明明白白消费”,既保护了车主的合法权益,也规范了停车市场秩序。以后路边停车,不用再纠结“该不该给钱”,对照新规看一眼,就能做出判断。

结尾探讨:你遇到过停车乱收费吗?

新规落地后,有人靠它省下了停车费,也有人还在为合规欠费发愁。你平时路边停车时,遇到过公示不全、超时计费、私人收费等乱象吗?新规实施后,你有没有成功维权的经历?或者还担心哪些停车相关的问题?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