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车的朋友们发现没?现在越来越多人买车险只买“交强险+三者险”,车损险直接弃购,数据显示居然有42%的车主都这么干!保险公司都愁坏了,天天给车主打电话推销,可车主们却不买账:“不是傻,是精明人都算过账了!” 作为天天聊民生、扒实用干货的南方人,今天就用实在话把这事儿说透,到底要不要买车损险,看完你自己就能做决定,不花冤枉钱!
先跟大家摆实打实的事实:车损险不是强制险,是自愿购买的商业险,主要赔付自己车辆的维修费用,比如撞车、刮蹭、泡水、自燃这些情况。以前很多车主觉得“买个安心”,都会顺手买上,可现在不一样了——随着车损险保费上涨、赔付门槛提高,再加上新能源车、老旧车的特殊情况,越来越多车主发现“买车损险不划算”,转而选择只买交强险(强制)和高额三者险(保别人),这才有了42%车主弃购车损险的现象,不是跟风,而是算过经济账后的理性选择。
我表哥开了一辆6年的家用车,以前每年都买车损险,花1800多块,可6年下来就小刮小蹭过两次,每次维修也就花几百块,走保险还影响第二年保费折扣,算下来反而亏了。去年续保的时候,他果断放弃车损险,只买了200万保额的三者险,加上交强险总共才花1500多。前阵子他不小心蹭到了路边护栏,自己车掉了点漆,花300块修好了,他笑着说:“就算一年蹭两次,也比花1800买车损险划算,这账谁算谁明白!”

下面咱们说说,为啥越来越多车主弃买车损险,核心就是3个门道,精明人都看透了:
第一个门道:保费涨得快,赔付却不省心。这几年车损险保费一直在涨,尤其是10万以上的家用车,每年保费动辄一两千,新能源车更贵,得三四千。可真要出险了,赔付却没那么痛快——小刮小蹭保险公司建议“私了”,怕影响次年保费;稍微严重一点的,又要查现场、拍照片、走流程,折腾半天,最后可能还因为“定损金额有争议”扯皮。我同事小李的车被追尾,后保险杠变形,保险公司只定损2000元,可4S店维修要3500元,最后自己补了1500元,他说:“花了钱还受气,不如不买!”
第二个门道:车的情况不同,车损险性价比差太多。不是所有车都适合买车损险,得分情况看:比如开了5年以上、市值低于5万的老旧车,就算撞报废了,保险公司也只赔折旧后的价值,可能也就一两万,可每年保费要一千多,性价比太低;而新车、贵价车就不一样了,比如几十万的豪华车,随便修个保险杠就要上万,买车损险确实能省心。我邻居王哥开的是辆二手代步车,市值才3万,他说:“就算把车撞烂,我自己掏钱修也花不了多少,没必要每年给保险公司送钱!”
第三个门道:三者险保额够高,自己车小损失能扛。现在大多数车主都会买100万以上保额的三者险,甚至200万、300万,保费也就比50万保额贵几十块。万一出了事故,主要赔付对方的车辆、人员损失,有三者险兜底就够了;而自己车的小刮小蹭,花几百、几千块就能修好,大多数家庭都能承受,没必要花大价钱买车损险。就像咱们买医保,主要保大病,小感冒小发烧自己掏钱就行,车损险就相当于“车辆小病险”,没必要强制买。
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弃购车损险,分享3个实用建议,帮你判断要不要买:
一是看车的市值和年龄:车龄5年以上、市值低于5万,果断弃购,性价比太低;车龄3年以内、市值10万以上,建议购买,避免大额维修费用;新能源车哪怕车龄长一点,也建议买,因为电池维修成本太高,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,车损险能覆盖。
二是看自己的驾驶技术和用车环境:要是你是新手司机,开车容易刮蹭,或者经常在拥堵路段、山路行驶,出险概率高,建议买车损险;要是你驾龄长、技术好,一年到头没出过一次险,而且主要在市区平坦路段行驶,就没必要买。
三是看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:要是你觉得万一车撞了,修个几万块不心疼,就可以不买;要是你预算有限,怕遇到大额维修费用压力大,就建议买,图个安心。
我的个人观点是,42%车主弃买车损险,不是不重视保险,而是越来越理性,不再被保险公司“忽悠”着买全险。买车险的核心是“转移风险”,把自己扛不住的风险(比如撞了豪车、致人伤亡)转移给保险公司,而自己能承受的小风险(比如小刮小蹭),没必要花大价钱投保。
还要提醒大家,弃购车损险后,一定要注意开车安全,避免出大事故;要是实在不放心,可以买个“划痕险”“玻璃单独破碎险”作为补充,比买车损险划算。另外,买车险的时候别只看价格,还要看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、服务质量,避免出险后扯皮。
总结一下:42%车主弃买车损险,是算过经济账后的理性选择,不是跟风。要不要买,关键看车的情况、自己的驾驶技术和经济承受能力,新车、贵价车建议买,老旧代步车可以弃购。买车险的核心是“花小钱办大事”,别花冤枉钱买没必要的保险,也别为了省小钱而承担扛不住的风险!
我是温柔寄相思,每日分享相关实用内容。感谢点个关注、顺手赞一下,你们的每一份支持,都是我坚持原创的最大动力!
Copyright © 2025 旭威汽车网
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,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,收集整理客观呈现,仅提供参考使用,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