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能料到,一场原本意在炫技的汽车极限挑战,最终竟沦为大型翻车闹剧。奇瑞汽车精心准备的天门山天梯攀登活动,非但车辆未能成功登顶,还撞坏了景区护栏,于一夜之间登上热搜榜首,最终仅以一封凌晨致歉声明仓促收尾。
此事发生于11月12日的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。彼时,一辆黄色的奇瑞风云X3L(图片|配置|询价)正欲挑战那有着999级台阶、垂直落差达150米、平均坡度45度(局部甚至超过60度)的“天梯”。不料,车辆在中途骤然失控下滑,接连撞断多节护栏后方才停下,现场景象着实尴尬。

13日凌晨,奇瑞汽车迅即发布致歉声明,解释事故缘由为“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”,致使防护绳缠绕车轮,动力输出受阻,车辆下滑撞坏了护栏。声明中着重强调未造成人员受伤以及自然环境破坏,并承诺会修复护栏且承担赔偿责任。
耐人寻味的是,就在9月份,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还曾在微博上高调预热此次挑战,满怀信心地表示,尽管路虎曾成功挑战过,但奇瑞同样信心十足,还提及此前雨天测试时车辆已成功爬过半程。然而如今,这条微博已无法查看,挑战亦以失败告终,可谓是实实在在地“打脸”。
更令公众不满的是,此次测试直接影响了普通游客的游览体验。为举办该活动,天门山天梯于12日和13日两天不对游客开放,游客们只能改乘穿山电梯前往天门洞。景区工作人员证实这是车企与景区的联合活动,并表示“损坏的地方要维修”。

网友们的评论切中要害:“开车爬楼梯的意义究竟何在?”“测试为何不去专业测试场,非要占用景区公共资源?”这些质疑直指问题核心——在景区开展此类危险测试,本质上是一种博人眼球的营销行径,却让公共安全和游客体验为此付出代价。

资本市场亦迅速作出反应。事件发酵后,奇瑞汽车股价于11月13日下跌逾2%,市值一日蒸发近40亿港元。这场失败的营销,不仅折损了品牌颜面,更使企业遭受了经济损失。
回首过往,车企通过极限挑战彰显产品性能本无可非议,但选择在游客密集的风景区进行,着实值得深思。一旦挑战成功,流量与关注度皆归品牌所有;然而若挑战失败,景区设施损坏、游客体验受损的代价却需由公众承担。这种不对称的风险收益比,正是奇瑞此次事件引发广泛批评的关键所在。
天门山的护栏或许易于修复,但公众对品牌的信任一旦受损,想要重建则难上加难。此次事件为所有车企敲响了警钟:营销固然可以创新,但绝不能忽视社会责任。否则,不仅难以攀登天梯,还可能从口碑的台阶上跌落。
Copyright © 2025 旭威汽车网
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,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,收集整理客观呈现,仅提供参考使用,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