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车展的技术博弈中,广汽集团总经理閤先庆抛出的换电合作计划—— 广汽与宁德时代全方位携手,未来埃安全系 A 级车将实现 “可充可换”,而合作落地的首款车型埃安 UT Super,以 8.99 万的售价、4.99 万租电起售的门槛,让此前集中于高端市场的换电模式,正式杀入最走量的紧凑级战场。
换电模式的核心痛点与优势,在 A 级车市场的落地中被放大到极致。对 10 万 - 20 万级消费者而言,“补电慢” 与 “购车贵” 是两大核心顾虑:传统快充即便功率提升,充满仍需半小时以上,而换电 3 分钟完成补能的体验已无限接近燃油车加油。更具吸引力的是成本重构 —— 埃安 UT Super 租电版 4.99 万的起售价,较同级别纯电车型降低近 40%,399 元 / 月的电池租金,分摊到每日不足 14 元,还规避了电池衰减、老化贬值的风险,这对预算敏感型用户堪称精准打击。

这场合作的背后,是广汽独立探索换电模式的经验沉淀与战略转向。2023 年,广汽旗下高端品牌昊铂曾推出换电车型,计划 2025 年建成 500 座换电站,但受限于品牌销量未达预期,独立构建的换电网络难以形成规模效应。正如广汽董事长冯兴亚 2023 年作为人大代表时所指出的,换电模式虽能破解 “补电难”,却受制于建设成本高、电池标准不一等瓶颈。与宁德时代的联手,恰好弥补了这些短板 —— 后者的 “巧克力” 换电品牌已形成成熟技术方案,而广汽在 A 级车市场的规模化产能,让重资产投入的换电模式有了走量支撑。
对比行业标杆蔚来,广汽与宁德时代的路径差异清晰可见。蔚来以 3573 座换电站(截至 2025 年 11 月 18 日)构建了高端市场的补电壁垒,但换电车型多集中于 30 万以上价位,服务成本最终分摊至车价。而广汽与宁德时代的组合,选择以 A 级车为突破口:这个占据国内汽车市场近 40% 份额的细分领域,一旦实现换电车型规模化,将快速摊薄换电站建设成本。宁德时代将埃安 UT Super 定位为 “换电样板车” 的意图也正在于此 —— 通过走量车型验证模式可行性,进而推动换电标准的普及。
对消费者而言,这场合作带来的不仅是价格红利,更是补电体验的升级。选择埃安 UT Super 的用户,可根据使用场景灵活切换补电方式:日常通勤用家用充电桩慢充,长途出行则到换电站快速补能,租电模式还能规避未来电池技术迭代带来的 “过时风险”。不过需要理性看待的是,当前广汽与宁德时代的换电网络仍在建设初期,短期内覆盖密度难以媲美蔚来,补电便利性将受限。且租电模式虽降低了购车门槛,但长期租金累积可能接近电池成本,适合短期持有或高频补电的用户。
从行业视角看,这场联手正在改写换电模式的生态逻辑。以往换电多为车企 “单打独斗”,而广汽与宁德时代的 “车企 + 电池巨头” 组合,既能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,更有望推动换电电池标准的统一。随着埃安 UT Super 的上市,以及后续 A 级车型的全面跟进,换电模式或许将从高端市场的 “小众选择”,转变为紧凑级市场的 “主流选项”。
Copyright © 2025 旭威汽车网
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,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,收集整理客观呈现,仅提供参考使用,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;